冬季肉牛饲养管理

发布时间:2017-01-12 浏览次数:33723

文章来源:2016-12-30  环球种畜WWS

肉牛冬季管理要点如下

要点1:挡风

条件允许时,管理者应将放牧逐步转为舍饲,把尽量多的肉牛转移到有充足干燥卧床垫料的牛舍内。

对于那些无法转移到牛舍的牛只,需要在他们所在的草地上设置挡风物,使它们可以逃避凛冽的寒风。挡风物可以是任何降低风速的物质,如篱笆、干草捆等。

据研究,育肥牛舍的上风口20-30米的位置种植防风林可以有效降低风速,并减少牛舍内的积雪量。与周围只有简单的挡风篱笆牛舍内的育肥牛相比,西北方向具有成熟防风林的牛只在相同日粮和采食量的条件下,平均日增重高0.25磅(0.11kg)/日。

理想条件下,牛舍的地面应该有向南的3-4%坡度,从而增加光照。坡度每增加1°,光照量就相当于牛舍向南移动120公里。

要点2:垫料

如上图,没有垫料的犊牛缺少保温条件,身体上泥污更多,生产表现也更差。

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做过一项关于卧床垫料对肉牛生产表现和胴体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与没有垫料的牛只相比,在饲喂相同日粮的情况下,提供适量稻草垫料的牛只日增重高出0.86磅(0.39kg)/头/日,饲料转化率也显著较高(表1)。

表 1. 冬季卧床垫料量对育肥牛生产性能和胴体性状的影响(北达科他州)(Anderson et al., 2007).

备注:1 冬季四个月内垫料使用量为175kg/头;2 冬季四个月内垫料使用量为306kg/头;3 大理石纹评分标准为400=低精选牛肉;以上重量单位都由磅换算为公斤。

 

另外,提供垫料后,肉牛的胴体性状和美国农业部(USDA)认证为“精选Choice”牛肉(中高级牛肉)的比例也显著增加,由此带来的净回报(已将垫料成本计算在内)达到80美金(560RMB)/头。

垫料还可以提高泥淖条件下的日增重。一般而言,每2.5 cm厚度的泥层需要的垫料量为1磅(0.454kg)/头/天。也就是说,如果牛舍内有100头肉牛,且地面泥层达到10 cm厚时,每两天就需要一捆卧床垫料(800磅/363kg)。

 

上图:肉牛身下有充足的稻草垫料,旁边有木制垂直挡风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牛只采食垫料,会造成所摄入的能量浓度降低,因而影响日增重。而日粮含有足量的纤维素(15%粗饲料)就能满足牛只需求,很大程度地降低其对垫料的采食。

要点3:牛舍

突降大雪的超低温环境给牧场管理尤其是犊牛管理带来诸多挑战,管理不周将造成初生犊牛的死亡和疾病,造成牧场经济损失和牛群生产性能的下降。

密闭牛舍内饲喂犊牛需要更高的管理水平,劳动力和卧床垫料。保温固然重要,但通风条件欠佳的环境导致牛舍内氨气浓度过高,易引起犊牛呼吸道疾病。

环球种畜专家Kertz博士建议牛舍内安装正压通风系统,从而有效增加舍内一年四季的通风换气,使犊牛在保温的同时,还能显著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产生。

要点4:饲料供给

肉牛在寒冷气候下会增加饲料采食量:当气温降至-5℃以下时,牛只采食量大约比预计采食量高5-10%;当气温低于-15℃时,采食量增加25%(NRC,1981)。但是在极端严寒的条件下,牛只的采食量会下降,因为他们不愿意走到食槽。在日粮中使用优质粗饲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增加的能量需求。

由于湿料在低温条件下易结冰,因此不建议饲喂大量的湿料(湿酒糟,湿玉米蛋白等)。饲料结冰一方面会造成采食量下降,另一方面牛只采食结冰饲料后需要大量的热量来融化并加热到体温,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过程。

要点5:清洁饮水

清洁水源对于家畜至关重要,因此一些管理者会安装水箱加热器,从而确保水箱不会冻住,牛只可以随时获取清洁的饮用水。如果水箱没有加热器,那么工作人员就需要每天多次将水箱内的冰块敲碎。这样的操作在严冬或极涡存在的情况下尤为重要,因为此时肉牛的饲料采食量增加,而饮水量下降将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出现。

另外,极寒条件下肉牛的饮水量会下降,造成机体缺水,在回温后饮水量将逐渐增加,此时牛只需要额外的关注,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在极寒期之后马上出售犊牛。

 

要点6:牛只自身保暖

    上图(左):冬季背毛                                                      上图(右):夏季背毛

尽管管理者已经尽力为牛只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但事实上当温度下降到0度以下时,我们很难保证牛只温暖。但牛只具有天然的保暖装备,例如当凛冬来临,牛只身上的毛发会增厚从而提供更好的保暖效果,另外,牛只还会聚在一起互相取暖。这些天性可以有效防止牛只体温过度下降。然而当凛冬突至,肉牛可能还没有形成冬季毛发层,牧场管理者也未能给偏远草场的牛只提供额外的饲料供给,如果加之降雨、暴雪和狂风,这种极端天气即便对最有经验的牛仔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