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 : 2016-07-23 上海康臣 康臣清洁工程专家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
关于牛奶体细胞,国际上有什么标准?首先请大家看一下国际指标控制标准
SCC是“Somatic cells”的缩写,现今我们通常所说的牛奶体细胞主要指白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多形核白细胞(PMN)。乳中细胞类型研究表明,腺泡上皮细胞,无论是在干奶期还是泌乳期,在乳中很少,仅占细胞总数的7%以下。
所以说泌乳期乳中细胞数的增加不是由于上皮细胞脱落造成的。巨噬细胞是正常乳中的主要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30%~70%。
一般来说随着国际乳制品贸易增加,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SCC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美国农业部在1995年规定,每毫升生鲜奶中SCC标准必须小于75万,欧共体(EU)规定小于40万,新西兰、澳大利亚规定小于20万,加拿大规定小于50万,目前,美国一些牛群年平均已低于40万,世界上目前SCC最低的国家是瑞士,平均年低于约10万。
正常牛奶中SCC的含量应该是2-20万/ml,如果高了说明奶牛体感染了微生物病原菌,根据一般的微生物检测或根据SCC升高状况判断是否患有亚临床型乳房炎,也就是隐形乳房炎。一般升高到80-100万/ml时,我们判断感染源是否是接触性传染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等等,一旦感染,牛只的自身免疫系统提升,大量白细胞会聚集在病患处,修复受到破坏的组织,同时大部分白细胞会进入乳汁中。
对照一下亚临床型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几率,和各种致病菌类的分布与占比:
亚临床型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
由此可以看出隐形乳房炎发病占比尤为高。再来看看奶量损失情况:
牧场体细胞居高不下有哪些原因?
现在我们浅谈一下牧场体细胞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遗传
SCC与临床乳房炎的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70%,说明SCC是判断临床乳房炎的重要依据,而SCC的遗传率为0.1%,说明牛与牛之间的SCC差异大约有10%来源于遗传。
2 泌乳阶段
牛奶中SCC在分娩前后较高,在泌乳高峰至泌乳中期最低,在干奶时最高,是因为产奶量下降,体细胞浓度相对增高的缘故,泌乳后期感染率会逐渐升高。
3 奶牛的胎次
每增加一个泌乳期,体细胞也会随之增加约10万/ml,研究表明一胎牛≤15万/ml,二胎牛≤25万/ml,三胎牛≤30万/ml,SCC升高是部分是因为奶牛胎次增高导致自身免疫机体渐弱而增加感染几率有关。
4 季节因素
美国冬季与春季牛奶SCC为30-35万/ml,但在夏季牛奶SCC平均增高到50万/ml,是因为高温、高湿外界因素而增高10万/ml。
5 疾病因素
例如亚临床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蹄病、消化类疾病、牛体损伤等因素导致自身免疫机制打开白细胞增多。
6 牛舍和挤奶厅环境
一般要求牛舍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超过 0.25%,硫化氢气体浓度不超过 0.001%,氨气浓度不超过 0.0026 毫升/升,牛舍内的噪音水平白天不能超过 90 分贝,夜间不超过 50 分贝。
7 机械力损伤
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挤奶操作不当或挤奶机配件老化不及时更新和观察所有所发生的问题导致。
8 卧床舒适度
很多牧场不去关注奶牛睡上卧床时的感受,不同的牧场使用的垫料也是较杂,沙子、沼渣发酵技术、木屑、防滑胶点,牛睡上去到底舒适不舒适,这是每个牧场主需要考虑的问题,需要因地制宜,不要盲目跟风。
管控体细胞方案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 热应激的应对
首先提到奶牛应激会导致SCC升高,比如牧场泌乳牛群结构内部大调整、奶厅混群调牛、打疫苗、清理牛舍中牛粪等,都会吓到奶牛,实时的关注牛群的变化及分批量的去调整工作,效果明显下降;热应激是较为严重的应激种类,正常的牛呼吸频率为20次/min;轻度热应激的牛呼吸为50-60次/min;中度热应激的牛呼吸为80-120次/min;严重的可达120-160次/min,所以牛在18℃-34℃之间,气温每升高1℃,奶牛呼吸频率增加3次/min,在25℃-41℃的气温范围内,在25℃为标准,气温每升高1℃,牛体温增加0.2℃,所以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保证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超过 0.25%,硫化氢气体浓度不超过 0.001%,氨气浓度不超过 0.0026 毫升/升,牛舍内的噪音水平白天不能超过 90 分贝,夜间不超过 50 分贝,风速0.5m-1.0m/s。
2 垫料的舒适度
垫料可以使卧床变得松软可提高奶牛舒适度和提高较大福利,可以保持牛体自身卫生,垫料应起到绝热、松软、有一定的摩擦力、可以减少擦伤的几率,同时容易清理并有维护的作用。绝大部分卧床垫料都采用有机垫料,这有可能增加乳房炎的发生机率,而且细菌数也会随之增加。而沙子是无机材料,能保持较低的细菌数,是较好的选择,奶牛躺卧在卧床时前膝盖会先接触到卧床,卧床太硬,奶牛会疼痛。因为膝盖脂肪较少,牧场主可以通过自己迅速跪在卧床上,尝试卧床的松软舒适度,如果自己疼代表奶牛也会痛,跪上10s还可以看出垫料的潮湿度,这样可以提高垫料的质量,也有利于提出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提高奶牛的福利,采用牛走、料到、粪清的原则,提高牛舍环境卫生和减少外界应激。
3 奶牛的变型蹄
由于饲料营养物质的不均衡也会导致变型蹄和蹄病的发生,也会变相导致SCC的升高,最好每年修1-2次为最好,挤奶厅最好每周更换蹄浴的药品,一周蹄浴两次到三次,现在国内采用硫酸铜或甲醛,饲喂方面应多重视蛋白质和矿物质的供应。
4 奶厅的卫生环境
应及时通风,干燥,所以不能不重视奶厅的温度和湿度对于奶厅指标的变化。
由此可见细菌对于环境也有极高的要求,对于湿度而言也有较好的要求,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适合生物,一般生物细胞含水量70%-90%,湿润的物体表面易长微生物,这是由于湿润的物体表面常有一层薄薄的水膜,微生物细胞实际上就生长在这一水膜中,细菌在空气中的生存和传播也以温度、湿度较大为合适,所以提倡无水车间,尽量减少奶厅用水,温度达到20-25℃之间、湿度达到50%-60%之间较为适合。
5 对于机械的保养
一般接触牛奶的橡胶制品经酸碱清洗后,消耗较大,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细小裂痕,建议6个月更换一次,例如橡胶奶管、橡胶垫圈、奶泵垫圈等;不接触的像脉动管一类建议一年更换一次,脉动器和大气阀每个月进行拆洗一次,4000小时更换橡胶配件一次,保证挤奶时压力达到:+-40-42Kpa,清洗压力达到+-46-48Kpa,脉动比率60:40、65:35、70:30、50:50,奶杯内衬2500头/次更换,计算方法:2500/(X*3/y),X代表泌乳牛头数,Y代表挤奶点,挤奶脱杯流量300-500ml,挤奶单头牛最长不超过5分钟,以高产牛计算最高流量峰值2-3分钟为最高,具体因机械品牌而异。